蚓激酶(Lumbrokinase)


什麼是蚓激酶

蚓激酶的發現和研究與中國的傳統醫學密切相關。蚯蚓(其學名為Lumbricus rubellus)在中國傳統醫學中已經有幾千年的應用歷史。它被用來治療各種疾病,包括中風、心臟病、高血壓、疼痛和發炎等。然而,直到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才開始研究蚯蚓中的活性成分,以尋找支持這些傳統療法的科學證據。1978年,中國科學家成功從蚯蚓體內提取出一種新的蛋白酶,並給予其名稱為"蚓激酶"

蚓激酶在日本的研究和應用開始於1983年。當時,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蚓激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並開始將其用於治療心臟病和中風等相關疾病。

日本的醫學研究人員也發現,蚓激酶不僅能有效地分解血栓,還能改善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和腫脹。這一發現使得蚓激酶在日本醫學界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應用。此後,蚓激酶也被廣泛用於治療腦血栓和深静脈血栓等疾病。


 蚓激酶作用機轉

蚓激酶(Lumbrokinase)是由蚯蚓衍生的一種蛋白酶,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然而,蚓激酶的確切作用機制並未完全理解,尤其是在人體內的作用。以下是根據現有研究推斷出的可能作用機制:

抗血栓作用:蚓激酶被認為能夠直接或間接降解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對纖維蛋白具有特異性,不會引起過度出血,具有將纖維蛋白溶酶原活化(plasminogen-activating)及直接溶解纖維蛋白(direct fibrinolytic)的性質。通過這種方式,蚓激酶可能能夠幫助防止或解除血栓。

抗發炎作用:研究也發現蚓激酶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其可能的機制是蚓激酶能夠抑制某些在發炎反應中起重要作用的信號蛋白,如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

神經保護作用一些初步的研究還發現,蚓激酶可能具有對神經細胞的保護效果。其可能的機  制包括減少氧化壓力,改善血流,或者直接對神經細胞起保護作用。


蚓激酶功效

1. 抗血栓效果:蚓激酶能夠分解血栓中的纖維蛋白,將血栓像糖一樣的融解,因此可能對預防和治療血栓形成有所幫助。一項發表於《藥物研究》(Drug Research)期刊上的研究發現,蚓激酶對血栓的溶解速度比同類藥物尿激酶和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更快。(1)

2. 抗發炎效果:在一些動物模型中,蚓激酶顯示出抗發炎的效果。例如,一項發表於《神經免疫學》(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期刊上的研究發現,蚓激酶可以減少在實驗性自體免疫性腦脊髓炎(EAE)小鼠模型中的發炎反應。(2)

3. 神經保護作用:一些研究顯示,蚓激酶可能有助於神經的保護和恢復。例如,一項發表於《神經科學報告》(Neuroreport)期刊上的研究發現,蚓激酶可以在中風後減少大腦的損傷並改善神經功能。(3)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研究大多基於動物模型或者實驗室的體外研究,並未在大規模的人體臨床試驗中進行驗證。因此,對於蚓激酶在人體中的確切效果以及安全性還不夠清楚。


蚓激酶適用族群

有血栓形成風險的人:這包括有心血管疾病、深静脈血栓症、肺栓塞等疾病的人群。

患有發炎相關疾病的人:蚓激酶顯示出抗發炎的特性,因此對於一些慢性發炎性疾病(如關節炎)的患者可能有所幫助。

需要神經保護的人:例如,腦中風或是患有某些神經退化疾病(如帕金森病、阿茲海默症)的人。


蚓激酶禁忌症

然而,需要強調的是,目前對蚓激酶的研究主要基於實驗室試驗或者動物模型,並未在大規模的人體臨床試驗中進行驗證。此外,蚓激酶的使用也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或風險,如可能導致過敏反應或增加出血風險等。因此,如果你正在考慮使用含蚓激酶的產品,應該先與醫生或專業醫療人員討論,評估其可能的效果與風險。若你已有特定的健康狀況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更應謹慎考慮,以免與現有的治療產生交互作用。


選購產品注意事項

原料產地:了解蚓激酶的原料來源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來源應該是可追溯、在適合的環境條件下飼養的蚯蚓,並且在收集和提取蚓激酶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良好的實驗室和製程規範。產品應該清楚標明其原料來源,並且你可以進一步查詢該公司的原料收購政策和標準。目前公認來源最好的為日本專利紅蚯蚓SK(露天紅赤子愛勝蚓)

劑量:理想的蚓激酶產品應該在包裝上清楚標示其每份或每片含有的蚓激酶劑量。然而,目前尚未有統一的建議劑量,因此,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並最大化效用。每服用單位,至少需含30mg蚓激酶。依據改善症狀與疾病狀況,需服用不同劑量。

無添加物:優質的蚓激酶產品應避免添加不必要的添加劑,如人工色素、甜味劑、防腐劑等。如果產品含有其他成分,這些成分應清楚標示在包裝上。

生產標準:品質良好的蚓激酶產品應該由遵守良好製程規範(GMP)的製造商生產,並經過第三方實驗室測試以確保品質和純度。

適當的儲存方法:蚓激酶可能會在光線、熱度、濕度不適宜的環境下失去活性,因此,產品應該提供明確的儲存指南。

 

參考資料

1.     Yin, J., Tu, C., Zhao, J., Ou, D., Chen, G., Liu, Y., & Xiao, X. (2008). Drug Research, 58(08), 403-409

2.     Chen, J., Wu, W., Tahir, M. A., Xiao, Z., Li, L., & Zhu, F. (2012). Journal of Neuroimmunology, 245(1-2), 27-38

3.     Wang, M., Lin, F., & Han, Q. (2014). Neuroreport, 25(13), 1018-1022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