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D (Vitamin D)


什麼是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維生素,它在人體內有多種功能,最為人所知的可能是它在骨骼健康中的角色,特別是在鈣的吸收和利用中。

維生素D有兩種主要形式:D2(麥角鈣醇)和D3(膽鈣醇)。維生素D2主要來自植物源,如某些菇類和酵母,而維生素D3主要來自動物源,如油性魚、肝臟、蛋黃和某些牛奶和穀類產品。然而,最重要的維生素D來源可能並不是飲食,而是陽光。當我們的皮膚暴露在陽光下時,我們的身體可以自然地製造維生素D

維生素D"故事"可以追溯到早在1919年,當時醫生發現日光浴可以防止佝僂病,這是一種因為維生素D缺乏而在兒童中發生的骨骼變形病。在此之後的幾十年裡,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了維生素D的功能和來源,並最終在1930年代成功地孤立出維生素D。自那時以來,維生素D的重要性已在各種醫學研究中得到認證。

 

維生素D功效及作用機轉

骨骼健康:維生素D有助於鈣和磷的吸收,這兩種礦物質對於維持健康的骨骼和牙齒至關重要。(1)

免疫功能:維生素D可以影響T細胞和B細胞(兩種重要的免疫細胞)的活動,有助於維持免疫平衡並防止過度反應。(2)

抵抗自體免疫疾病:一些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降低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包括多發性硬化症和類風濕性關節炎。(3)

心臟健康:一些研究顯示維生素D缺乏可能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4)

精神健康:研究發現維生素D缺乏與抑鬱症的風險增加有關。(5)

糖尿病風險:一些研究指出維生素D可能有助於降低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6)

 

維生素D適應族群

長者:由於年齡增長,皮膚對陽光中紫外線的反應降低,使得體內維生素D的自然製造過程減慢。此外,長者往往較少在戶外活動,進一步降低了維生素D的自然獲取。

骨質疏鬆症患者:維生素D對於吸收鈣和磷至關重要,這對骨質健康非常重要。因此,骨質疏鬆症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維生素D

皮膚較深的人:深色皮膚含有更多的黑色素,可以阻擋紫外線進入皮膚,降低維生素D的製造。

經常待在室內的人:因為維生素D主要來自陽光,所以常在室內的人(如辦公室工作人員、夜班工作人員或那些居住在陽光不足地區的人)可能需要透過飲食或補充劑來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

肥胖者:研究發現,體重指數(BMI)較高的人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往往較低。這可能是因為維生素D被脂肪組織吸收和儲存,降低了血液中的維生素D水平。

檢測缺乏或不足者均可補充

 

維生素D使用注意事項

超量補充的風險:雖然維生素D對健康非常重要,但攝取過多也可能導致不良影響,如導致血液中鈣質過高(稱為高鈣血症),進而影響心臟和腎臟的健康。因此,不應超過醫生或營養師建議的劑量。

檢測血液中的維生素D水平:有時候,你可能並不確定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D,或者補充的劑量應該是多少。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進行血液檢測來確定你的維生素D水平。(使用高劑量維生素D,建議3~6個月抽血評估血中濃度,以調整劑量)

其他健康問題:有些人可能需要較高或較低的維生素D劑量,這取決於他們的健康狀況。例如,患有腎病或某些吸收問題的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維生素D。此外,一些藥物可能與維生素D產生相互作用,所以如果你正在使用任何處方藥物,最好先諮詢醫生。

維生素D服用時間: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意味著它最好與食物一起攝取以便更好地吸收。如果你正在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最好在一餐時服用,尤其是含有一些健康脂肪的餐食(例如牛油果、堅果或魚類)。

 

維生素D血中濃度

血液中維生素D的濃度通常使用25-羥基維生素D25(OH)D)的水平來評估,因為它是血液中最主要的維生素D形式,可以反映飲食和陽光曝曬的綜合狀態。

以下是關於25(OH)D血液濃度的一般指南(以奈克/升為單位):(7)

缺乏:低於20 ng/mL

不足:2029 ng/mL

充足:3060 ng/mL

過多:大於100 ng/mL

這些範圍可能因不同的衛生組織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建議在醫療專業人員的指導下確定你的維生素D需求和補充策略。

注意,雖然補充維生素D是提高血液中25(OH)D濃度的一種方法,但也應該考慮透過飲食和適當的陽光曝曬來提供維生素D


維生素D中毒症狀(8)

維生素D中毒,也稱為高維生素D血症,是一種罕見的狀況,通常由於長時間大量補充維生素D導致。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超過150(ng/mL) 375 (nmol/L) 通常被認為可能導致中毒狀態它會導致高鈣血症,一種血液中鈣過多的狀況,可能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痛、心跳不規則、腎結石和心血管問題。

在大多數情況下,每日補充維生素D的劑量不應超過4000國際單位 (IU)。然而,由於個體差異和健康狀況的不同,最安全的劑量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補充前最好諮詢醫生或營養師。

重要的是要注意,單次或短時間攝取過多的維生素D並不會導致維生素D中毒。相反,維生素D中毒通常是由於每日大量補充維生素D,並持續幾個月或更長時間才會發生。當你的體內積累了太多維生素D,你的身體無法有效地清除它,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

因此長期補充維生素D,建議進行抽血檢測,才能了解補充是否有不足及過量問題。

 

參考資料

1.     Holick, M. F. (2007). Vitamin D deficienc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7(3), 266–281.

2.     Aranow, C. (2011). Vitamin D and the immune system.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Medicine, 59(6), 881-886.

3.     Antico, A., Tampoia, M., Tozzoli, R., & Bizzaro, N. (2012). Can supplementation with vitamin D reduce the risk or modify the course of autoimmune disease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utoimmunity reviews, 12(2), 127–136.

4.     Wang, L., Song, Y., Manson, J. E., Pilz, S., März, W., Michaëlsson, K., Lundqvist, A., Jassal, S. K., Barrett-Connor, E., Zhang, C., Eaton, C. B., May, H. T., Anderson, J. L., & Sesso, H. D. (2012). Circulating 25-hydroxy-vitamin D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Quality and Outcomes, 5(6), 819-829.

5.     Anglin, R. E., Samaan, Z., Walter, S. D., & McDonald, S. D. (2013).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depression in adult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 100-107.

6.     Pittas, A. G., Lau, J., Hu, F. B., & Dawson-Hughes, B. (2007). The role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in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92(6), 2017-2029.

7.     Institute of Medicine (US) Committee to Review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Vitamin D and Calcium; Ross AC, Taylor CL, Yaktine AL, et al., editors. 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 for Calcium and Vitamin D.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US); 201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6070/ doi: 10.17226/13050.

8.     Hathcock, J. N., Shao, A., Vieth, R., & Heaney, R. (2007). Risk assessment for vitamin D.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85(1), 6–18. https://doi.org/10.1093/ajcn/85.1.6

9.     Jones G. Pharmacokinetics of vitamin D toxic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8;88(2):582S-586S. doi:10.1093/ajcn/88.2.582S



張貼留言

0 留言